大手牵小手,共筑深蓝梦——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联合开展海洋科普志愿活动
2025年10月17日至20日,第三届中山大学海洋系统科学开放年会在中山大学珠海校区举行。作为年会期间的重要延伸活动之一,10月19日,一群身着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小小志愿者”走进中山大学,在海洋科学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引领下,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洋科普与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由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联合组织,是双方第二次合作开展的海洋科普与志愿教育融合实践。活动以“探索海洋、服务社会、共同成长”为主题,通过大学生引导小学生参与科普体验,并与他们共同参加志愿服务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既感受科学魅力,也培养责任意识。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合作开展海洋科普与志愿教育融合实践
走进“蓝色课堂”,探索海洋奥秘
当天上午,小志愿者们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走进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科普教育基地——珠海海洋科普中心,沉浸式探索海洋的神秘世界。
展厅内,从“海洋发现”的历史长卷到“深海探测”的前沿技术,从海洋生态系统的奇妙景观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孩子们在丰富的展览与讲解中,深切感受科学的魅力。“原来海底也有‘山丘’!”“深海机器人的眼睛能看到这么远!”——稚嫩的惊叹声此起彼伏,科学的种子在心中悄然生根。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023级海洋地质班
大学生志愿者带领小志愿者参观珠海海洋科普中心
趣味科普活动,动手感悟科学
在随后开展的“小小海洋地质学家”趣味科普活动中,海洋科学学院2023级海洋地质班的大学生志愿者担任“小老师”,带领孩子们分组协作,通过剪纸、拼贴等形式模拟不同岩石的形态,思考火山、地壳运动与岩石形成的关系。
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海洋知识、培养科学思维,也在大学生志愿者的耐心指导中体会到探索与合作的乐趣。



“小小海洋地质学家”趣味科普活动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2023级海洋地质班大学生志愿者合影
志愿服务年会,行动诠释成长
趣味科普活动结束后,小志愿者们化身“小小会务员”,积极参与到海洋系统科学开放年会的茶歇服务工作中。他们分工协作,细心完成茶点摆放、嘉宾引导、物资整理等任务,用认真与微笑为会议增添了一份温馨与活力,为年会的顺利举办贡献了“小小力量”。大学生志愿者也在陪伴中感受到“传递与引领”的意义——科学不仅属于实验室,更应走向社会、走进孩子们的心中。

小志愿者参与第三届中山大学海洋系统科学开放年会志愿服务后合影
此次活动不仅让小志愿者们在大学校园中体验了科普活动与志愿服务的双重魅力,也让大学生志愿者们在引导中重新体会到科学传播的意义。一场跨越年龄的“双向启蒙”,让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在互动中交织,也让“大手牵小手、共护蓝色家园”的理念落地生根。
未来,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将继续依托南方海洋实验室与珠海校区的科研平台,深化与珠海中山大学附属小学的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常态化“蓝色科普课堂”,推动海洋科学教育与青少年成长的有机融合,为青少年播撒热爱科学、探索海洋的种子,让更多孩子于体验中探寻科学之美,于行动中成长为蓝色使者。


